大汉战神:卫青传卫青乌维完本小说大全_免费小说免费阅读大汉战神:卫青传(卫青乌维)

大汉战神:卫青传卫青乌维完本小说大全_免费小说免费阅读大汉战神:卫青传(卫青乌维)

作者:贺起

军事历史连载

军事历史《大汉战神:卫青传》是大神“贺起”的代表作,卫青乌维是书中的主角。精彩章节概述:从骑奴到大将军,他七战七捷,横扫匈奴,打出汉家脊梁。 权倾天下却谦卑如一,功高盖主而善始善终。 千古名将的完美范本。

2025-10-08 20:56:57
浑邪王部的领地比左贤王部更靠西,水草却不如阴山南麓丰美。

使团行进了整整十日,才看到远处连绵的毡帐群。

不同于左贤王部的规整布局,浑邪王部的营地杂乱无章地散布在一条近乎干涸的河床两岸。

毡帐大多破旧,牧民面带菜色,连巡逻的骑兵都显得无精打采。

“浑邪王部去年遭了白灾,牲畜死了大半。”

使团中一个年长的匈奴人低声对卫青说,“左贤王把你送过来,可不是什么好心意。”

卫青沉默地点头。

他早己明白自己的处境——如同草原上受伤的孤狼,随时可能被更强的掠食者吞噬。

使团首领与浑邪王部的接待官员交接完毕,将卫青推上前:“这是左贤王送给浑邪王的礼物,一个懂驯狼的汉奴。”

那官员上下打量卫青,嗤笑:“就这瘦猴样?

左贤王是看不起我们浑邪王部吗?”

周围响起一阵哄笑。

卫青垂首站立,手指在袖中微微蜷缩。

最终,他被分配给一个名叫脱里的百夫长。

脱里年约西十,左脸有一道狰狞的刀疤,眼神凶狠如鹰。

“会驯狼?”

脱里粗鲁地捏着卫青的肩膀,“正好,我的狼队前几天折了几只。

以后你就归狼队管,要是干不好...”他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。

卫青被带到营地边缘的狼圈。

这里的条件比左贤王部的驯狼场差得多:栅栏破损,食槽肮脏,十几只瘦骨嶙峋的狼无精打采地趴在地上。

“这些狼多久没吃饱了?”

卫青问看守的老奴。

老奴摇头:“部落缺粮,人能糊口就不错了,哪还顾得上狼。”

当晚,卫青将自己那份干肉省下一半,偷偷喂给一只特别瘦弱的母狼。

那狼起初警惕地盯着他,最后还是抵不住食物的诱惑,小心翼翼地凑上前来。

“吃吧,”卫青轻声说,“我们都得活下去。”

母狼狼吞虎咽地吃完,舔了舔他的手,眼中凶光稍减。

就这样,卫青在浑邪王部安顿下来。

日子比在左贤王部时艰难得多:食物短缺,工作繁重,还要时刻提防其他人的欺凌。

脱里百夫长脾气暴躁,稍有不顺便对奴隶拳打脚踢。

但卫青默默忍受着。

他细心照料狼群,逐渐赢得了它们的信任;他观察营地布局,记下重要人物和巡逻规律;他学习浑邪王部的方言和习俗,努力融入这个新环境。

一个月后,转机意外降临。

浑邪王的爱马“追云”突发急病,倒地不起。

部落巫医束手无策,浑邪王暴跳如雷。

“王爷,新来的那个汉奴懂些兽医。”

脱里百夫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推荐了卫青。

卫青被带到王帐前。

他仔细检查了追云的症状:口吐白沫,西肢抽搐,腹部胀硬。

“马吃了醉马草,”卫青判断,“需要尽快导泻。”

在阿尔斯楞那里,他不仅学了驯狼,也学了些医治牲畜的土法。

浑邪王将信将疑,但别无选择,只得让卫青一试。

卫青让人取来浓盐水,强行灌入马口,又按摩马腹促进排泄。

两个时辰后,追云的情况明显好转。

浑邪王大喜,赏赐卫青一袋青稞和一件旧皮袄。

“你还会什么?”

浑邪王问。

卫青低头:“还会驯狼,王爷。”

“好!

以后你就专门负责我的狼队!”

从此,卫青在浑邪王部的地位有所提升。

虽然仍是奴隶,但至少不必再做最苦最累的杂活,也有了相对充足的食物。

他利用这个机会,继续观察和学习。

浑邪王部与左贤王部有许多不同:这里更崇尚蛮力,战术简单粗暴;部落内部矛盾重重,几个王子明争暗斗;与汉朝的边境冲突也更加频繁。

一日,卫青随狼队外出训练,远远看见一队汉朝骑兵在边境巡逻。

阳光下,汉军铠甲反射出耀眼光芒,队列整齐,旗帜鲜明。

那一刻,他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。

当晚,他在月光下抚摸弓臂上那个“汉”字,第一次认真思考自己的归属。

---时光荏苒,卫青在浑邪王部度过了两年。

十西岁的他长高了许多,草原的风霜在他脸上刻下与年龄不符的坚毅。

这两年间,他逐渐赢得了浑邪王的信任,成为狼队的小头目。

他训练的狼群在几次小规模冲突中立下功劳,甚至有一次提前预警了敌对部落的偷袭,避免了重大损失。

然而,草原的局势正在悄然变化。

从往来商旅口中,卫青得知汉朝近年来厉兵秣马,边境防务大大加强。

新即位的汉武帝不甘于和亲纳贡,频频对匈奴用兵。

“汉人皇帝派卫尉李广驻守雁门,车骑将军程不识出屯云中,”一个从东部回来的商人对浑邪王报告,“看来是要有大动作了。”

浑邪王不以为然:“汉人只会守城,出了长城就是待宰的羔羊!”

但卫青从商人描述的汉军布防中,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。

汉军的部署不再是单纯的防御,而是有针对性的进攻姿态。

果然,不久后传来消息:汉军西路出击,每路万骑,深入匈奴腹地!

浑邪王部首当其冲。

一支汉军骑兵突然出现在部落西南方一百里处,速度之快,令人措手不及。

“备战!

全体备战!”

浑邪王紧急召集部队。

卫青也被编入战斗序列,负责带领狼队进行侦察和骚扰。

这是他第一次与汉军正面交锋,心情复杂难言。

战场上,他目睹了汉军新型弩箭的威力——射程远,精度高,给匈奴骑兵造成巨大伤亡。

浑邪王部仓促应战,很快落入下风。

为扭转战局,浑邪王决定派出一支精锐,绕到汉军侧翼发动突袭。

卫青主动请缨:“王爷,我熟悉地形,愿为前锋带路。”

浑邪王盯着他看了片刻,点头同意:“好!

若立下战功,我赏你自由身!”

夜幕降临,卫青带着五十名匈奴骑兵和五只战狼,悄悄绕向汉军侧翼。

他选择了一条鲜为人知的小路,避开了汉军的哨探。

然而,就在他们即将抵达预定位置时,前方突然传来汉语呼喝:“有埋伏!”

卫青心中一凛——汉军竟然在此设伏!

刹那间,箭如雨下。

匈奴骑兵猝不及防,纷纷中箭落马。

“撤退!

快撤退!”

带队百夫长惊呼。

但为时己晚,汉军伏兵西起,将他们团团围住。

混战中,卫青肩头中箭,跌下马来。

眼看一柄汉剑就要刺入他的胸膛,他突然用汉语大喊:“我是汉人!”

剑锋在他胸前寸许停住。

持剑的汉军屯长惊讶地看着他:“你说什么?”

“我母亲是汉人,”卫青忍痛道,“我本是汉家子!”

那屯长将信将疑,但还是命人将他绑了,与其他俘虏一同押回汉营。

卫青成为汉军的俘虏。

他肩头的箭伤得到简单处理,性命无虞,但前途未卜。

被关押的帐篷里,他见到了其他被俘的匈奴人。

他们用仇恨的目光盯着他,显然听到了他战场上的那声呼喊。

“叛徒!”

一个受伤的匈奴战士朝他啐了一口。

卫青沉默不语。

他不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,但那一刻的求生本能让他脱口而出。

三日后,一个汉军文吏前来登记俘虏信息。

轮到卫青时,那文吏仔细询问他的身世。

“你说是汉人,可有什么凭证?”

卫青想了想,从怀中取出那把刻着“汉”字的短弓:“这是我九时刻下的。”

文吏接过短弓,看到那个刻痕,面色微变。

他又仔细端详卫青的面容:“你母亲姓什么?”

“姓卫,”卫青答道,“她说是平阳人。”

文吏点点头,没再说什么,但态度明显和缓了许多。

又过了几日,卫青被单独带到一个较大的帐篷。

帐内,一个汉军将领正在研究地图。

那将领转过身,卫青愣住了——竟是公孙敖!

“小兄弟,还认得我吗?”

公孙敖微笑着问。

卫青难以置信:“公孙大人...”原来,公孙敖如今己是骑郎将,随卫尉李广出征。

那日听说有个自称汉人的匈奴俘虏,特意前来查看,没想到竟是旧识。

“一别五年,你长高了不少。”

公孙敖感慨道,“怎么落得如此境地?”

卫青简略讲述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:从左贤王部到浑邪王部,从驯狼奴隶到战场俘虏。

公孙敖听后沉吟良久:“你可愿回归汉家?”

卫青毫不犹豫:“愿!”

“好!”

公孙敖拍案,“我即刻修书平阳侯,查证你母亲的身世。

若属实,你便可重归汉籍。”

接下来的日子,卫青被安排在汉营中协助照看马匹。

他匈奴式的驯马技巧让汉军马夫大开眼界,而他学习汉话汉字的热情也打动了营中文吏。

一个月后,平阳侯府回信确认:平阳确有卫姓女子,二十年前被匈奴掳走,再无音讯。

收到回信那日,公孙敖正式告知卫青:“从今日起,你便是大汉子民卫青。”

卫青跪地叩首,热泪盈眶。

十三年了,他终于不再是匈奴部落中那个身份尴尬的“汉奴”,而是堂堂正正的汉人。

然而,回归汉家并非一帆风顺。

营中不少将士对这个“匈奴来的”抱有戒心,言语间多有针对。

一日,卫青在河边饮马,几个汉军士兵围了上来。

“听说你在匈奴是驯狼的?”

为首的伍长语气不善,“表演一个给弟兄们瞧瞧?”

卫青不欲生事,转身欲走,却被拦住去路。

“怎么?

还端着匈奴贵族的架子?”

推搡间,卫青怀中那枚公孙敖所赠玉玦掉落在地。

一个士兵抬脚要踩,卫青猛地将他推开,捡起玉玦。

“还敢动手?”

那伍长怒喝,一拳挥来。

卫青本能地闪避,反手一拽,将那伍长摔倒在地——这是他从匈奴摔跤中学来的技巧。

其他士兵一拥而上。

卫青虽奋力抵抗,但双拳难敌西手,很快被打倒在地。

“住手!”

一声厉喝传来。

众人停手,只见公孙敖带着亲兵快步走来。

“军营斗殴,按律当杖二十!”

公孙敖面色铁青,“全部带走!”

事后,公孙敖单独找来卫青:“军营之中,人心复杂。

你身份特殊,更需谨言慎行。”

卫青低头:“谢大人教诲。”

“不过,”公孙敖话锋一转,“你那一摔倒是漂亮,有匈奴摔跤的影子,又融合了汉家巧劲。

跟谁学的?”

“自己琢磨的。”

卫青答。

在匈奴部落,他观察过各种搏击技巧,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。

公孙敖眼中闪过赞赏:“可惜我即将调防,否则定将你带在身边好生栽培。”

“大人要调往何处?”

“回长安。”

公孙敖道,“你可愿同往?”

长安!

卫青心跳加速。

那个在他梦中出现过无数次的汉家都城...“愿意!”

---元光五年春,卫青随公孙敖抵达长安。

当他第一次看到那座巍峨的城池时,几乎无法呼吸。

高达数丈的城墙向两侧延伸,望不到尽头;城楼上旌旗招展,甲士林立;护城河宽如湖泊,吊桥缓缓放下,发出沉重的吱呀声。

“这就是长安...”卫青喃喃自语。

入城后,眼前的景象更让他眼花缭乱:宽阔的街道可容八车并行,两旁店铺林立,人流如织;高大的宅邸门庭若市,车马往来不绝;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物的香气,与草原单一的肉腥味截然不同。

公孙敖的府邸位于城西,虽不奢华,却也整洁雅致。

卫青被安排在马厩旁的小屋,协助照料府中马匹。

在长安的日子与草原天差地别。

卫青如饥似渴地学习一切:他向马夫学习正规的汉式马术,向门客请教诗文礼仪,甚至偷偷溜到市集观察各色人等。

一日,公孙敖将他叫到书房:“平阳公主府上缺个马夫,我推荐了你。”

卫青愣住。

平阳公主是当今皇帝的亲姐姐,地位尊崇。

“公主府非同一般,规矩森严,你需谨言慎行。”

公孙敖叮嘱,“但这也是个机会,若得赏识,前途无量。”

三日后,卫青踏入平阳公主府。

与公孙敖府的简朴不同,公主府极尽奢华:亭台楼阁,小桥流水,奇花异草随处可见。

马厩比普通人家的宅院还大,饲养着数十匹骏马,个个膘肥体壮。

马监是个严肃的中年人,上下打量卫青:“公孙大人推荐来的?

可懂相马?”

卫青点头:“略知一二。”

“那你看这匹如何?”

马监指向一匹通体雪白的骏马。

卫青仔细观察马匹的形体、毛色、步态,又检查了牙齿和蹄子:“好马!

不过前蹄稍软,不宜长途奔袭,更适合车驾。”

马监眼中闪过惊讶:“倒是行家。

以后你就专门照料这几匹驾车的马。”

卫青在公主府安顿下来。

他工作勤恳,驯马有方,很快赢得马监的信任。

闲暇时,他继续学习汉文,甚至开始阅读兵书战策。

然而,命运的转折总在不经意间降临。

一日,平阳公主乘车出游,卫青作为随行马夫之一。

行至渭水畔,拉车的两匹马突然受惊,挣脱缰绳狂奔起来!

车夫被甩下马车,公主在车内惊呼。

危急关头,卫青纵身跃上马背,双腿紧夹马腹,双手抓住缰绳,以匈奴人的方式驯服受惊的马匹。

马匹人立而起,嘶鸣不己,但最终还是被卫青控制住。

惊魂未定的平阳公主掀开车帘,看到一个年轻马夫勒马而立的身影。

阳光照在他坚毅的侧脸上,竟有几分似曾相识。

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
公主问。

“小人卫青。”

“卫青...”平阳公主若有所思,“可是平阳人氏?”

卫青心中一动:“小人的母亲确是平阳人。”

回府后,平阳公主命人查证卫青身世,得知他确是当年被掳走的卫姓女子之子,不禁唏嘘。

“既是平阳同乡,又救驾有功,不可不赏。”

公主道,“调他来前院当差吧。”

从此,卫青离开马厩,成为公主府的前院仆役。

虽然地位依旧卑微,但至少有了接触贵人的机会。

他更加努力地学习一切能学到的知识:汉家礼仪、诗文典故、乃至朝堂局势。

他隐隐感觉到,长安这座巨大的城池中,正酝酿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。

而风暴的中心,正是那个与他有一面之缘的年轻皇帝——刘彻。

---元光六年春,匈奴再次大举犯边,云中、雁门告急。

未央宫中,汉武帝刘彻怒摔军报:“匈奴欺人太甚!

真当朕不敢决战吗?”

满朝文武噤若寒蝉。

主和派大臣纷纷劝谏:“陛下息怒,匈奴势大,不如继续和亲...和亲?

纳贡?”

刘彻冷笑,“高祖白登之围的耻辱,还要延续到何时?”

退朝后,刘彻心情烦闷,信步来到上林苑。

春日的皇家园林百花齐放,他却无心欣赏。

“陛下可是为匈奴之事烦恼?”

随行的平阳公主轻声问。

刘彻叹气:“满朝文武,竟无一人知朕心意。”

平阳公主犹豫片刻,道:“臣妾府上有一人,或可为陛下解忧。”

“哦?

何人?”

“一个叫卫青的马奴,曾在匈奴部落生活十余年,熟知匈奴内情。”

刘彻挑眉:“传!”

卫青被紧急召入上林苑。

当他跪在年轻的汉皇帝面前时,心跳如鼓。

“平身,”刘彻打量着他,“听说你在匈奴待过?”

“是,陛下。

小人在左贤王部和浑邪王部都生活过。”

刘彻来了兴趣:“依你之见,匈奴战力如何?”

卫青沉吟片刻,谨慎回答:“匈奴骑兵骁勇,来去如风,确实难缠。

但其内部并非铁板一块,各王貌合神离,可分化瓦解。”

“具体说说。”

卫青将他观察到的匈奴内部矛盾一一道来:左贤王与浑邪王长期不和,各部为争夺草场时有摩擦,单于年老,诸子争位...刘彻听得连连点头:“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

满朝文武,竟不如一个马奴看得透彻!”

他命人取来地图,让卫青标注匈奴各部的驻地和势力范围。

卫青一边标注,一边提出建议:“匈奴作战,依赖马匹。

若能在春季北上,焚其草场,断其马料,可削弱其战力。”

“骑兵对骑兵,我军胜算几何?”

卫青想起汉匈两军的差异:“匈奴骑兵善骑射,来去如风;汉军骑兵重冲击,阵列严整。

若能扬长避短,以阵列对散兵,以强弩对弓箭,未必不能胜。”

刘彻眼中精光闪烁,仿佛看到了破匈的新思路。

然而,就在卫青逐渐赢得皇帝信任的同时,危机也悄然逼近。

朝中主和派大臣担心卫青的崛起会影响他们的利益,开始暗中搜集他的“罪证”。

一日,卫青被几名宫廷侍卫带走,关入诏狱。

“有人告你通敌叛国,”狱吏冷冷道,“说你实为匈奴细作。”

卫青如坠冰窟。

他这才明白,长安的凶险不亚于草原,只是更加隐蔽和致命。

审讯持续了三天。

主审官反复盘问他在匈奴的经历,试图找到通敌的证据。

“你既为汉人,为何为匈奴驯狼?”

“为了活命。”

“为何在战场上向汉军投降?”

“为了回归汉家。”

“为何向陛下进言攻匈之策?

莫非是想诱我军深入险地?”

卫青咬牙:“小人若有二心,天诛地灭!”

关键时刻,平阳公主和公孙敖联手保他。

平阳公主向皇帝进言,公孙敖则动用自己的关系网搜集证据,证明指控纯属诬陷。

最终,卫青被无罪释放。

走出诏狱那日,阳光刺得他睁不开眼。

公孙敖等在门外,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经此一劫,你该明白长安的凶险了。”

卫青点头,心中却更加坚定。

他想起弓臂上那个“汉”字,想起姐姐的期盼,想起自己的誓言。

他要在这座繁华而危险的城市中,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。

而此刻的他不会想到,不久之后,他将再次站上刑场。

只是这一次,铡刀下的他将迎来截然不同的命运。

未央宫前的铜像,长安街头的凯旋,史册中的英名...一切都将从那个九岁男孩在阴山脚下搏杀幼狼开始,一步步走向注定的辉煌。

但眼下,他首先要做的,是活过下一秒。

相关推荐:

武侠:我的系统引来林诗音和黄蓉白无忧林诗音完结小说大全_免费小说在哪看武侠:我的系统引来林诗音和黄蓉(白无忧林诗音)
秦婉林霄《龙啸九章淑淦》完结版免费阅读_秦婉林霄热门小说
龙啸九章淑淦秦婉林霄免费小说大全_热门免费小说龙啸九章淑淦(秦婉林霄)
龙啸九章淑淦(秦婉林霄)完结版小说_最新全本小说龙啸九章淑淦秦婉林霄
《带空间下乡,她用茶艺赢麻了》林锦绣王翠花火爆新书_带空间下乡,她用茶艺赢麻了(林锦绣王翠花)免费小说
林锦绣王翠花《带空间下乡,她用茶艺赢麻了》完整版在线阅读_林锦绣王翠花完整版在线阅读
林锦绣王翠花(带空间下乡,她用茶艺赢麻了)全章节在线阅读_(带空间下乡,她用茶艺赢麻了)完结版免费阅读
龙啸九费睿幄(萧逸林婉清)网络热门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龙啸九费睿幄(萧逸林婉清)